GC

GC是Garbage Collection(垃圾回收),有关Java垃圾回收的问题,提到垃圾回收肯定要涉及到JVM内存管理机制,Java语言的执行效率一直被C、C++程序员所嘲笑,其实,事实就是这样,Java在执行效率方面确实很低,一方面,Java语言采用面向对象思想,这也决定了其必然是开发效率高,执行效率低。另一方面,Java语言对程序员做了一个美好的承诺:程序员无需去管理内存,因为JVM有垃圾回收(GC),会去自动进行垃圾回收。

常见的gc算法

标记-清除算法(Mark-Sweep)

最基础的GC算法,将需要进行回收的对象做标记,之后扫描,有标记的进行回收,这样就产生两个步骤:标记和清除。这个算法效率不高,而且在清理完成后会产生内存碎片,这样,如果有大对象需要连续的内存空间时,还需要进行碎片整理,所以,此算法需要改进。

复制算法(Copying)

前面我们谈过,新生代内存分为了三份,Eden区和2块Survivor区,一般Sun的JVM会将Eden区和Survivor区的比例调为8:1,保证有一块Survivor区是空闲的,这样,在垃圾回收的时候,将不需要进行回收的对象放在空闲的Survivor区,然后将Eden区和第一块Survivor区进行完全清理,这样有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第二块Survivor区的空间不够大怎么办?这个时候,就需要当Survivor区不够用的时候,暂时借持久代的内存用一下。此算法适用于新生代。

标记-整理(或叫压缩)算法(Mark-Compact)

和标记-清除算法前半段一样,只是在标记了不需要进行回收的对象后,将标记过的对象移动到一起,使得内存连续,这样,只要将标记边界以外的内存清理就行了。此算法适用于持久代。

垃圾回收策略

串行GC(SerialGC)

Serial GC。是最基本、最古老的收集器,但是现在依然被广泛使用,是一种单线程垃圾回收机制,而且不仅如此,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进行垃圾回收的时候,需要将所有正在执行的线程暂停(Stop The World),对于有些应用这是难以接受的,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想,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将它所停顿的时间控制在N个毫秒范围内,大多数应用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,而且事实是它并没有让我们失望,几十毫米的停顿我们作为客户机(Client)是完全可以接受的,该收集器适用于单CPU、新生代空间较小及对暂停时间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应用上,是client级别默认的GC方式,可以通过-XX:+UseSerialGC来强制指定。

并行GC(ParNew)

ParNew GC。基本和Serial GC一样,但本质区别是加入了多线程机制,提高了效率,这样它就可以被用在服务器端(Server)上,同时它可以与CMS GC配合,所以,更加有理由将它置于Server端。

并行回收GC(Parallel Scavenge)

Parallel Scavenge GC。在整个扫描和复制过程采用多线程的方式来进行,适用于多CPU、对暂停时间要求较短的应用上,是server级别默认采用的GC方式,可用-XX:+UseParallelGC来强制指定,用-XX:ParallelGCThreads=4来指定线程数。以下给出几组使用组合: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